top of page
書桌
  • 北護聽語系志工陳姵頤、許諾 採訪報導

【蒲公英報報】之七 獨腳難行,孤掌難鳴

  為了孩子重新振作,胡媽媽走過低潮期,這一路走來雖艱辛但她並不孤單,因為貴人相助以及好友陪伴,使胡媽媽心靈上有了溫暖的寄託,也結識許多摯友。

張雅婷媽媽

● 全職媽媽

===================================

『為了孩子,媽媽變得更堅強』

剛得知童童患有聽障時,如同大多數聽損兒家長,媽媽也曾陷入低潮,不過胡媽媽告訴自己「孩子最重要」,這都是必經過程,且媽媽永遠是孩子最堅強的後盾,於是,很快地她就從走出低潮。媽媽開始幫童童尋找專業資源,安排語言課程,增加語言刺激。媽媽牽著童童的手一起面對,讓童童從一開始因為音韻問題導致的發音不正確,經過爸媽一點一滴的栽培及童童的努力後,她現在的發音已經相當標準!從確診、戴助聽器、植入電子耳、上課,這一路走來既漫長又艱辛,但媽媽的堅強,及童童的進步都是我們有目共睹的!

『從職業婦女到全職媽媽』

一開始發現童童有聽力問題的是保母,她發現童童一歲時語言尚未發展的異狀,進而提醒媽媽再進一步做聽力檢查,因此才發現童童的聽力損失問題,媽媽表示她一開始非常震驚,因為童童有通過新生兒聽力篩檢,怎麼還會有聽損呢?媽媽帶著童童跑了三家醫院,經過一連串的檢查才確診為聽神經病變,一般而言,新生兒篩檢準確率約只有7成,而童童便是未被篩檢出來的另外3成。自從確診後,媽媽便辭掉工作,當起全職媽媽,專心照顧童童。對童童媽媽而言,從一開始的職場生活要轉換成全職媽媽,她也花了一段時間才適應自己已離開職場,除了要適應新的生活她也曾擔心辭去工作後,會與社會脫節。除媽媽自己的心情外之外,也因童童聽不懂媽媽說的話,只能用哭鬧的方式表達情緒,因此媽媽對於童童的照顧也格外辛苦,雖然當時的情況十分艱難,但聽著媽媽回憶起這些日子,除了感受到胡媽媽的堅強外,我們體會到母親的偉大!

『用愛灌溉』

童童媽媽認為教養中最重要的是陪伴,只要認真教學多陪伴孩子,一定能看見成效,因此胡媽媽也鼓勵其他聽損兒家長不要氣餒。而在陪伴的同時,除了孩子日漸成長及進步之外,家長也在教育的過程中一邊學習一邊成長,然而媽媽在得知童童聽損後,深知教育及陪伴對聽損孩童的重要,所以便辭職專心在家教養童童,希望在愛的環境中讓孩子成長,並幫助孩子尋找興趣也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心。童童是個活潑的小孩,因此媽媽讓他參加了許多才藝班,有兒童美術及兒慈協會舉辦的音樂班,其中童童最喜歡的就是唱歌跳舞的課程,媽媽也會適時給予孩子鼓勵,增強童童的學習動機希望他越來越好!

『遇見蒲公英』

童童父母在孩子確診後徬徨無助時,開始將無處安放的情緒寄託於宗教,進入了基督教教會,機緣巧合下認識謝理事長的姐姐,經由介紹認識謝莉芳理事長,童童父母在當時對這方面的資訊不太了解,因此手足無措,而幸虧有了理事長的幫助,讓他們一步步走上正軌,理事長在童童還未排上語療課程時,先到童童家幫忙上課,給予了他們極大的幫助,而加入協會後,也因此認識了許多聽損家長,填補了因為辭職變成全職媽媽的封閉的生活,雖然現在到協會的機會較少,但也依然會與當時結交的其他聽損家長聯繫,交流育兒經驗等等。因為一路走來透過協會的協助並擁有穩定的生活後,胡媽媽希望將這些資源留給更需要的人,讓更多的人可以獲得協會的資源及協助。胡媽媽也想對其他聽損兒家長說,只要堅持去做就可以看到孩子的進步。

最新訊息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