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聽語小幫手2021年7月17日2021.07.18 【聽損家庭線上聚一聚 講師分享❣️】110/07/11 聽損家庭線上聚一聚,疫情下學齡的聽損兒與家長。週日下午本會舉辦了「聽損家庭線上聚一聚」活動。即使今年碰上疫情,本會仍繼續關懷聽損家庭,並帶給聽損家庭信心,繼續嘗試各種方式邀請大家相聚在一起。面對疫情,我們仍然攜手共度,一起討論如何因應與面對。活動下半場由美國的家伶媽媽(以下稱家伶)分享。家伶的兩位孩子都是國高中生。女兒在3歲時發現聽損,聽損狀況是中重度、重度,是前庭導水管擴大症,12歲開始,伴隨炫暈造成女兒很大的困擾。兒子則是新生兒聽力篩檢未通過,雙耳極重度。一開始家伶得知孩子聽損時也曾感到徬徨無助,因緣際會認識本會謝理事長,非常感謝當時謝理事長給予自己非常大的鼓勵。也很榮幸可以分享經驗給需要幫忙的聽損家長。關於兩個孩子在語言上的學習,家伶提到因為孩子都出生在美國費城,雖然在家爸媽以中文對話為主,雖然小時候都講中文,但到學齡後的聽語訓練主要語言就是英文。關於這兩種語言學習上的差異,家伶提到中文是屬於音調語言,而英文有子音跟母音的差異。家伶也從過來人的經驗分享,孩子的早療服務一定要做的扎實。只要即時的讓孩子配戴適當的輔具並且定時調頻,接受語言訓練,當聽力、咬字穩定,之後的學習就會輕鬆許多。家伶也分享由於美國非常重視孩子的輔具配戴狀況。所以若有孩子21歲以下認定聽損狀況,即享有政府的醫療保險,醫療保險也發展一系列有關聽損兒的協助。包含:定期的聽力檢查、診斷與治療,提供輔具資源,補助助聽器或是電子耳還有開刀費用、維修等等。不過美國城鄉差距非常大,資訊傳遞上不一致,同時資源落差也很大。剛好家伶兩個孩子所在的學區是資源相對比較完善的,所以能夠在早療黃金期讓孩子頻繁的進行聽覺技巧訓練。當孩子上小學後,學校會提供IEP個別教育計畫來協助聽障生。除了這些服務之外,學校提供這些聽語服務治療之外,聽損家長也會自組小組定期聚會,交換經驗與訊息,而從中能獲得很大的幫助。家伶也提到,台灣目前在輔具制度發展也越來越好,聽語的訓練部分台灣也是做得相當不錯,未來也期待可以更加全面及完善。家伶也分享在去年到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孩子的學習狀況。其實一開始美國也經歷混亂的狀況,不清楚線上課程上線時間以及進度不一的問題,困擾學生及家長。在硬體設備,學校規劃線上上課的模式時,為了確保每一位學生都有電腦使用便利用暑假採購設備,國小生都提供IPAD上課,國高中生每一位提供筆電。關於網路連線,電信業者也提供優惠方案,若有困難的家庭可以跟學校提請補助。關於軟體方面,就家伶兩位孩子的學區也有專屬的軟體讓孩子線上學習。同時兩個孩子的聽語老師也主動在開學前連絡孩子各科老師說明孩子聽損狀況,針對聽損孩子需求有給老師線上教學注意事項包含: 1.老師必須再燈光充足環境 2.必須面對鏡頭讓學生可以很清楚看到老師嘴型 3.聲音也要夠大聲、清晰,並確定孩子可以聽到在初期孩子也曾抱怨線上上課若同學或老師一起同時發言會聽不清楚,老師呼吸聲過大、頭髮摩擦也會干擾它們接受訊息,環境的噪音也會造成孩子分心。家伶建議,這時候最好可以找一個安靜、獨立、不受干擾的空間讓孩子安心上課。有關於網路連線的問題也是家長要想辦法解決,申請網路或是從電腦設定中調整,若真的發現連線問題,就得跟老師溝通。畢竟疫情大家共體時艱,互相尊重。其實這段期間也是一個訓練孩子培養自主管理的很好的時機,家伶也鼓勵家長協助孩子養成「自我負責」的好習慣,每天檢查孩子各科作業及確認孩子繳交作業的期限。除了課業學習,疫情期間,家伶也與孩子討論短、中、長期的目標,讓孩子發展自己主動想學習的興趣,讓孩子自己試著擬定計畫。家伶兩個孩子都相當多才多藝,沒有因為聽損而限制它們的發展。家伶認為,孩子在培養興趣過程若遇到困難,真的喜歡,就會想辦法克服,這樣同時可以培養解決能力,並在新的群體找到屬於自己的歸屬感。尤其疫情期間,盡量還是要讓自己生活充實一點,才不會渾渾噩噩。建議大家維持規律生活,生活中也可以保有儀式感,有助於分辨休息時間及上課或上班時間。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人和人之間的距離變得更遠。這段期間大家都會有一種孤獨感與焦慮,但若自己行有餘力的時候可以主動關心身邊的人,雖然不能當面拜訪,但透過電話關心及寄送小禮物等等,讓對方感受關心,在付出同時彼此也能感受到溫暖回饋。最後,家伶也鼓勵大家留一小段時間給自己的家庭,分享你覺得感恩的事情 或是沮喪的心情都好,陪伴彼此度過疫情的過渡期。並鼓勵大家,疫情終究會過去的一天,好好安置自己的心 ,過好每一天,無論育兒哪一個階段,雖然看似辛苦未來都會值得。
110/07/11 聽損家庭線上聚一聚,疫情下學齡的聽損兒與家長。週日下午本會舉辦了「聽損家庭線上聚一聚」活動。即使今年碰上疫情,本會仍繼續關懷聽損家庭,並帶給聽損家庭信心,繼續嘗試各種方式邀請大家相聚在一起。面對疫情,我們仍然攜手共度,一起討論如何因應與面對。活動下半場由美國的家伶媽媽(以下稱家伶)分享。家伶的兩位孩子都是國高中生。女兒在3歲時發現聽損,聽損狀況是中重度、重度,是前庭導水管擴大症,12歲開始,伴隨炫暈造成女兒很大的困擾。兒子則是新生兒聽力篩檢未通過,雙耳極重度。一開始家伶得知孩子聽損時也曾感到徬徨無助,因緣際會認識本會謝理事長,非常感謝當時謝理事長給予自己非常大的鼓勵。也很榮幸可以分享經驗給需要幫忙的聽損家長。關於兩個孩子在語言上的學習,家伶提到因為孩子都出生在美國費城,雖然在家爸媽以中文對話為主,雖然小時候都講中文,但到學齡後的聽語訓練主要語言就是英文。關於這兩種語言學習上的差異,家伶提到中文是屬於音調語言,而英文有子音跟母音的差異。家伶也從過來人的經驗分享,孩子的早療服務一定要做的扎實。只要即時的讓孩子配戴適當的輔具並且定時調頻,接受語言訓練,當聽力、咬字穩定,之後的學習就會輕鬆許多。家伶也分享由於美國非常重視孩子的輔具配戴狀況。所以若有孩子21歲以下認定聽損狀況,即享有政府的醫療保險,醫療保險也發展一系列有關聽損兒的協助。包含:定期的聽力檢查、診斷與治療,提供輔具資源,補助助聽器或是電子耳還有開刀費用、維修等等。不過美國城鄉差距非常大,資訊傳遞上不一致,同時資源落差也很大。剛好家伶兩個孩子所在的學區是資源相對比較完善的,所以能夠在早療黃金期讓孩子頻繁的進行聽覺技巧訓練。當孩子上小學後,學校會提供IEP個別教育計畫來協助聽障生。除了這些服務之外,學校提供這些聽語服務治療之外,聽損家長也會自組小組定期聚會,交換經驗與訊息,而從中能獲得很大的幫助。家伶也提到,台灣目前在輔具制度發展也越來越好,聽語的訓練部分台灣也是做得相當不錯,未來也期待可以更加全面及完善。家伶也分享在去年到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孩子的學習狀況。其實一開始美國也經歷混亂的狀況,不清楚線上課程上線時間以及進度不一的問題,困擾學生及家長。在硬體設備,學校規劃線上上課的模式時,為了確保每一位學生都有電腦使用便利用暑假採購設備,國小生都提供IPAD上課,國高中生每一位提供筆電。關於網路連線,電信業者也提供優惠方案,若有困難的家庭可以跟學校提請補助。關於軟體方面,就家伶兩位孩子的學區也有專屬的軟體讓孩子線上學習。同時兩個孩子的聽語老師也主動在開學前連絡孩子各科老師說明孩子聽損狀況,針對聽損孩子需求有給老師線上教學注意事項包含: 1.老師必須再燈光充足環境 2.必須面對鏡頭讓學生可以很清楚看到老師嘴型 3.聲音也要夠大聲、清晰,並確定孩子可以聽到在初期孩子也曾抱怨線上上課若同學或老師一起同時發言會聽不清楚,老師呼吸聲過大、頭髮摩擦也會干擾它們接受訊息,環境的噪音也會造成孩子分心。家伶建議,這時候最好可以找一個安靜、獨立、不受干擾的空間讓孩子安心上課。有關於網路連線的問題也是家長要想辦法解決,申請網路或是從電腦設定中調整,若真的發現連線問題,就得跟老師溝通。畢竟疫情大家共體時艱,互相尊重。其實這段期間也是一個訓練孩子培養自主管理的很好的時機,家伶也鼓勵家長協助孩子養成「自我負責」的好習慣,每天檢查孩子各科作業及確認孩子繳交作業的期限。除了課業學習,疫情期間,家伶也與孩子討論短、中、長期的目標,讓孩子發展自己主動想學習的興趣,讓孩子自己試著擬定計畫。家伶兩個孩子都相當多才多藝,沒有因為聽損而限制它們的發展。家伶認為,孩子在培養興趣過程若遇到困難,真的喜歡,就會想辦法克服,這樣同時可以培養解決能力,並在新的群體找到屬於自己的歸屬感。尤其疫情期間,盡量還是要讓自己生活充實一點,才不會渾渾噩噩。建議大家維持規律生活,生活中也可以保有儀式感,有助於分辨休息時間及上課或上班時間。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人和人之間的距離變得更遠。這段期間大家都會有一種孤獨感與焦慮,但若自己行有餘力的時候可以主動關心身邊的人,雖然不能當面拜訪,但透過電話關心及寄送小禮物等等,讓對方感受關心,在付出同時彼此也能感受到溫暖回饋。最後,家伶也鼓勵大家留一小段時間給自己的家庭,分享你覺得感恩的事情 或是沮喪的心情都好,陪伴彼此度過疫情的過渡期。並鼓勵大家,疫情終究會過去的一天,好好安置自己的心 ,過好每一天,無論育兒哪一個階段,雖然看似辛苦未來都會值得。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