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聽語小幫手5月16日2024.05.17【周末課輔班志工心得】文/政大民族學系 侯又豪又豪連續二個學期參與周末課輔班志工,在課堂中能看得見他認真教學及與孩子互動的身影,下課時間也會與孩子們聊聊天,毫不吝嗇的稱讚孩子們的優點。協會很開心替孩子找到如此有責任感又用心教學的志工,以下是又豪的分享====================================== 我是課輔班的志工,目前就讀於政治大學的侯又豪,在蒲公英聽語協會幫忙的日子即將滿一學年。 一年前,透過系上老師的介紹,首度認識蒲公英聽語協會。當時,理事長詢問我能不能到課輔班擔任志工,我沒有多想就答應了,此前我並沒有接觸過聽損兒童的經驗,臨近課輔班開學才開始緊張了起來。 課輔班開始的那一天,第一次見到老師和孩子們,我對這裡原本有許多的想像與不安,擔心自己幫不上什麼忙、也教不了孩子們什麼東西。然而,當我開始跟著老師參與課堂,看到的是小朋友們很積極地參與課程,也很努力的給予老師回饋。雖然孩子們在表達上有時會有不清楚的部分,卻仍會真摯的跟老師分享自己在學校、在家裡發生的有趣事情,即使老師沒有理解也會努力換個說法再說一次,而老師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看著他們的互動過程,我頓時就覺得自己也可以做到,畢竟我面對的是這麼友善的人們。 聽損的孩子們,我在來之前因為沒有接觸過,也有著很多錯誤想像。但在蒲公英的幾個月,雖然我還是不懂很多關於電子耳、助聽器,還有聽損的問題,但我已經足夠清楚的感受到這裡的孩子都是好孩子。他們很努力地學習,也很開朗地同我分享他們的世界。雖然可能要多花一些時間,但他們總是能在最後克服一開始覺得困難的學校功課,就算在課業上受到挫折,在受到老師的鼓勵後依然會站起來繼續前進。我在這段時間裡清楚的認知到孩子們什麼都做得到,他們只是需要足夠多的鼓勵與支持,他們就如同世界上的其他所有孩子一樣,有著無限的可能。我每次看著這群孩子都在想,他們未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天真無邪的他們有著無限的可能。跟他們遊玩時我有時也會突然察覺,原來我也曾經是這個樣子,後來才長成現在的模樣。 在蒲公英的時間裡,課輔班老師們和工讀生筱凡都幫了我很多忙,在我感覺和孩子的互動受到瓶頸時有人可以及時搭把手,也可以在課後和我討論如何用聽損孩子們更容易理解的方式進行教學。在教室裡的我,在一旁看著老師跟孩子的互動,有很多的熱忱,很願意替學生著想,也會煩惱自己是不是教的還不夠好。親眼看著這些老師,才會意識到雖然很多人對我們的教育感到焦慮與悲觀,但我們的社會還是有這樣的一群老師,願意把教育作為志業,全心全意幫助學生成為更好的人。
文/政大民族學系 侯又豪又豪連續二個學期參與周末課輔班志工,在課堂中能看得見他認真教學及與孩子互動的身影,下課時間也會與孩子們聊聊天,毫不吝嗇的稱讚孩子們的優點。協會很開心替孩子找到如此有責任感又用心教學的志工,以下是又豪的分享====================================== 我是課輔班的志工,目前就讀於政治大學的侯又豪,在蒲公英聽語協會幫忙的日子即將滿一學年。 一年前,透過系上老師的介紹,首度認識蒲公英聽語協會。當時,理事長詢問我能不能到課輔班擔任志工,我沒有多想就答應了,此前我並沒有接觸過聽損兒童的經驗,臨近課輔班開學才開始緊張了起來。 課輔班開始的那一天,第一次見到老師和孩子們,我對這裡原本有許多的想像與不安,擔心自己幫不上什麼忙、也教不了孩子們什麼東西。然而,當我開始跟著老師參與課堂,看到的是小朋友們很積極地參與課程,也很努力的給予老師回饋。雖然孩子們在表達上有時會有不清楚的部分,卻仍會真摯的跟老師分享自己在學校、在家裡發生的有趣事情,即使老師沒有理解也會努力換個說法再說一次,而老師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看著他們的互動過程,我頓時就覺得自己也可以做到,畢竟我面對的是這麼友善的人們。 聽損的孩子們,我在來之前因為沒有接觸過,也有著很多錯誤想像。但在蒲公英的幾個月,雖然我還是不懂很多關於電子耳、助聽器,還有聽損的問題,但我已經足夠清楚的感受到這裡的孩子都是好孩子。他們很努力地學習,也很開朗地同我分享他們的世界。雖然可能要多花一些時間,但他們總是能在最後克服一開始覺得困難的學校功課,就算在課業上受到挫折,在受到老師的鼓勵後依然會站起來繼續前進。我在這段時間裡清楚的認知到孩子們什麼都做得到,他們只是需要足夠多的鼓勵與支持,他們就如同世界上的其他所有孩子一樣,有著無限的可能。我每次看著這群孩子都在想,他們未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天真無邪的他們有著無限的可能。跟他們遊玩時我有時也會突然察覺,原來我也曾經是這個樣子,後來才長成現在的模樣。 在蒲公英的時間裡,課輔班老師們和工讀生筱凡都幫了我很多忙,在我感覺和孩子的互動受到瓶頸時有人可以及時搭把手,也可以在課後和我討論如何用聽損孩子們更容易理解的方式進行教學。在教室裡的我,在一旁看著老師跟孩子的互動,有很多的熱忱,很願意替學生著想,也會煩惱自己是不是教的還不夠好。親眼看著這些老師,才會意識到雖然很多人對我們的教育感到焦慮與悲觀,但我們的社會還是有這樣的一群老師,願意把教育作為志業,全心全意幫助學生成為更好的人。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