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秀梅 (冠宇媽媽,冠宇今年小四,人工電子耳使用者)
感謝莉芳老師邀稿,讓許久未在電腦前敲打長篇文字的我,能有這個機會坐下來沉澱思緒,整理自己在過去這十年教養孩子的心得。現在的手機很方便,拍照、貼圖、寫點文字註解就可以發布到臉書上與朋友分享,也因為如此,許多成長紀錄便在近幾年的懶散下,隨著心情簡單扼要了起來。九月入秋後,突然驚覺,哎呀!下個月冠宇竟然要滿十歲了呢!這人生的第一個十年,怎麼忽地就要過去啦!
今天是星期三,讀半天的冠宇下午繼續留在學校的直笛社團練習直笛。四點接他回家的路上,他依然是滔滔不絕的在我耳邊講述今天發生的大小事:十月份的學校敬老活動,他們直笛團要上台表演八首曲目;早上他去輔導處報名聽障國語文競賽,他選擇書法組;今天第二節下課他跟同學們輪流玩五子棋,連贏了六局,穩坐第一名寶座…等。每天每日,這些點點滴滴小驚喜透過這張小嘴巴流瀉出來,有時甚至聒噪到要請他稍微休息一下。而當初那個一字一句慢慢引導,辛苦累積的習語階段,彷彿已是遙遠模糊的印象。
培養專注力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看著冠宇從牙牙學語到現在與一般孩子共同學習成長,現在的我幾乎像是倒吃甘蔗般,日子越嚼越香甜。回首這十年的教養之路,不管是語言學習、數理邏輯、藝文體育、同儕社交…等,冠宇在各方面的表現都不遜色,綜觀之下,我認為「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是教養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孩子進入幼兒園甚至是國小階段,開始過著團體生活,卻常因周遭環境太過吵雜而無法完整聽取指令,表現出慢半拍,或是與同儕溝通不佳導致人際關係產生問題。或許我們認為,善用FM調頻系統來幫助孩子在吵雜環境中聽得更清楚,是一個還不錯的解決方案。的確是如此,但FM總有它不便利的地方,例如老師下課時忘記關機,於是孩子聽到的是與他不相干的對話。或是FM麥克風與發話者的距離太遠造成聲音模糊、麥克風摩擦衣服反而產生更多噪音,若是沒有時時注意這些狀況,長期下來反而讓孩子變得習慣去忽略傳到耳朵裡的聲音。
我也曾聽說某些孩子,因為太過依賴FM調頻系統,一定要聽得很清楚才會安心,因此下課的時間會手持發射器,請同學輪流跟他講話,感覺上這是一種很不自然的互動方式。因此,我的看法是不要讓孩子太過依賴FM,而是訓練孩子適應在吵雜環境裡仔細聆聽的能力,並且自我要求,上課時間務必專注。當座位安排適當,加上老師的音量夠大(很多老師會配戴小蜜蜂或是使用教室配備的麥克風),孩子專注於課堂上的進行通常可以吸收良好。我是讓冠宇自己決定哪一門課需要使用FM,目前只有英文老師講話比較小聲需要FM的幫忙,其他課程則無需使用,而他的各科成績表現也都是優等。
有關專注力的培養,閱讀習慣的建立是很重要的。從學齡前的親子共讀,慢慢引導孩子進入橋樑書,讓孩子練習自己閱讀。我們家是不看電視的,因此孩子獨處時,很自然會去取一本書讀得津津有味。另外,一些專注力的活動,小一點的孩子可以玩拾豆子、排積木、連連看、走迷宮等遊戲;幼兒園大班時則建議學習珠心算,從靜心、看算、聽算等活動中培養更高度的專注力(尤其是聽算,對聽損孩子來說需要更專注聽清楚題目,同時在心中快速計算),長久下來對數字的敏感度也會增加。冠宇在上了國小之後,因為計算能力優於同儕,對數學不會懼怕,成就感相對也提升許多。
專注於玩樂與專注於課業同等重要,孩子需要出門放電,回家後才能靜心。冠宇很小就學會騎腳踏車,小一至小三的課後時間,分別參加體操、桌球、羽球、扯鈴等社團。升小四的暑假學習游泳,學會自由式及仰式。多元的體能運動讓孩子身手敏捷,上體育課時也是班上的風雲人物,孩子對自我的肯定與自信也在這當中漸漸培養起來。
接納自己的與眾不同 還記得三年級剛開學時,因為重新分班,需要適應新的同學和老師。一個禮拜過去了,我問冠宇需不需要安排時間入班宣導?冠宇說:「不用啦!我自己已經做好入班宣導了啦!」。原來老師請大家上台自我介紹,說說自己的獨特之處,冠宇落落大方說明自己是一位聽障者,耳朵裡面有開刀植入電子耳,所以可以聽到聲音。還表演拿下電子耳的貼片就完全聽不到,好像變魔術一樣。
因為接納自己的與眾不同,反而不會太在乎別人無謂的眼光。從小到大,孩子已面對太多次陌生人對他耳朵的關心,我們總是做最好的示範,不避諱的解釋,強調因為科技的進步帶給我們的幸福感(也是希望能在潛移默化中教導孩子這樣的觀念)。於是,正向樂觀的他不會總聚焦在自己的聽力障礙上,而是如同一般孩子熱衷於班上的各項活動,也為自己贏來好友誼。開學兩個月之後,我問他「在班上有沒有結交好朋友?」,冠宇說:「全班都是我的好朋友啊!」,當時我還以為他是個性隨和,搞不清楚狀況,沒想到學期末時他竟以22高票當選模範生,過一陣子又當選班長。看來這孩子在班上的人緣還真是不錯呢!
接觸音樂,原來你也有音樂耳朵 曾看過一篇文章,專家指出,兒歌及韻律能有效幫助左右腦之間的轉換,音樂訓練會改變大腦顳葉處理模式,有助語言處理。記得冠宇剛開始在雅文基金會接受聽覺口語訓練時,老師便提醒我要多多使用超語段跟孩子對話,聲音要有較誇張的高低起伏和抑揚頓挫,這樣孩子對語音靈敏度會提升,將來說出來的語調會比較接近正常小朋友。兒歌韻文對孩子來說,是愉悅的學習模式,冠宇從小就很愛聽音樂哼哼唱唱,縱使五音不全,但在父母的心中還是最動聽的樂音。
冠宇將近五歲時開始在雲門舞集及兒童慈善協會(兒慈)聽障音樂律動班正式學習音樂。雲門舞集是身體律動,與坊間的舞蹈班不同的是,老師沒有示範而是以引導的方式來教學,內容相當活潑多元,讓孩子的想像力、身體控制能力、平衡與協調度及同儕合作性都有顯著提升。而在兒慈音樂班,老師會教導樂理、節奏,每週一次的持續學習,孩子對音樂的感受性也跟著提升。小一點的孩子玩一些簡單的打擊樂器,大一點的孩子開始以直笛來練習音階、吹奏歌曲,並且經常有演出機會,讓孩子上台表現,幫助孩子提升自信心與成就感。
在小一下學期時,冠宇開始跟著昌韋哥哥學習鋼琴。昌韋哥哥從小在兒慈長大,並非來自任何音樂體系,而是以自己學習鋼琴的心得來指導這位小弟弟。沒有特別強調指法與彈奏姿勢,沒有規定每天練習的時間,只是要求持續不間斷、開心的彈奏。在練習了兩三本教材之後,我們意外發現,冠宇的音感已經有了大躍進,在沒有視覺提示之下竟然也可以聽出任意彈奏的兩個八度音階(媽媽我是正常耳朵都還聽不出來)!原來,透過電子耳也可以培養音感,打開音樂耳朵。
由於在兒慈建立的基礎,冠宇在三年級時參加學校直笛團的甄試,順利成為直笛團的一員。每週累計近六小時的團練,歷經期末的成果發表會,讓他的直笛吹奏技巧更是進步神速。每天放學回家,他總是跟我說,今天他又闖關幾首新的曲子,又或是打開琴蓋,隨意彈奏最近正在練習的曲目。音樂,帶給他的歡愉,讓生活增添許多不一樣的色彩。
凡事盡力去做,是很重要的學習態度
從小,若有任何機會嘗試新事物,我都會鼓勵孩子去試試看。除了了解自己的實力,也能藉此發掘自己的興趣喜好。冠宇喜歡挑戰自己,有任何比賽都躍躍欲試,數學競賽、朗讀、書法、作文,只要老師給予他機會,他總是不排斥,抓緊機會自我挑戰。
各項競賽的準備過程,總會獲得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數學模擬試題幫助他練習不同維度的思考;朗讀練習讓他咬字更加清晰,比賽經驗讓他台風更穩定。小三開始持續練習書法的他,除了靜心專注於方塊之間,幾次的校內、校外比賽,讓他有更多機會觀摩他人的文字,體會箇中的韻味。比賽,總是希望能獲得好成績,但更重要的是在練習的過程中,學習要求自己做到「讓自己滿意,可能令人佩服」的程度。認真投入,盡己所能將能力放到最大,做到讓自己滿意,是很重要的學習態度。
愛與陪伴
隨著時光流轉,前面幾年的幼兒時期,我帶著孩子在基金會、輔具公司與醫院之間奔波,為孩子的聽能做最大的努力;每天有目標有系統的輸入語言,等待孩子不斷給我的驚喜。孩子大一點時帶著他融入團體,經歷口齒不清所以膽怯與人對話,到提升自信與人溝通無礙;適時介入幫助孩子交朋友,學習如何去接納與包容他人,學習同理心,學習看到自己的優點。
孩子羽翼漸豐,即將邁入青春期,將來一定還會有許多挑戰等著我們,但我相信一個有愛的家,加上持續的陪伴、支持和守護,必能織就出屬於你自己的航道。孩子,這個世界很寬廣,就持續保持好奇心,努力展翅飛翔吧!
Comments